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报道 » 正文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正式生效 禁止开采新的原生汞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27  浏览次数:204
核心提示:《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正式生效 禁止开采新的原生汞矿
  8月16日,《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对我国正式生效。我国将采取多种措施,为应对和妥善解决汞污染问题做出更多努力。
  环保部副部长赵英民介绍,汞(水银)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仪器仪表、电池、照明、医疗器械等领域。但汞释放到环境后将长期存在,能够通过大气长距离传输,经生物累积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显著不利影响。2013年10月,国际社会就具有全球法律约束力的《汞公约》达成一致,中国成为首批签约国。2016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汞公约》。2017年8月16日,公约在中国等缔约方正式生效。
  根据环保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等十余部门联合发布的公告,自2017年8月16日起,禁止开采新的原生汞矿,各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停止颁发新的汞矿勘查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2032年8月16日起,全面禁止原生汞矿开采。
  一系列致力于减少汞污染的措施也将同步实施,如自2017年8月16日起,禁止生产汞制剂(高毒农药产品),含汞电池等。自2026年1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汞体温计和含汞血压计。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级别服务对比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蒙ICP备1900331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40200014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经营许可证:ICP证 蒙B2-201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