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报道 » 正文

安徽首次发现金刚石矿资源 圈定矿体2个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8-27  浏览次数:258
核心提示:安徽首次发现金刚石矿资源 圈定矿体2个
 《安徽省宿州市栏杆-褚栏地区金刚石普查报告》近日通过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标志着安徽首次发现金刚石矿资源,实现金刚石找矿理论上一次较大突破。
  据了解,宿州市栏杆-褚栏地区金刚石普查是安徽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由安徽省地勘局第二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承担。该项目于2009年11月首次立项,历时8年,先后经过了3次续作,期间,安徽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多次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野外验收和现场指导。本次普查通过开展物化探、钻探、竖井、浅井、取样测试和选矿等工作,初步发现和圈定了强风化残积型金刚石砂矿体2个,大致查明了该区含原生金刚石的载体岩石主要有辉绿岩、橄榄玄武岩、玄武质角砾熔岩和火山角砾岩。
  相关专家表示,在国内外金刚石矿勘查历程中,传统的原生金刚石矿床类型,主要为金伯利岩型和钾镁煌斑岩型两大类。而宿州市栏杆-褚栏地区金刚石普查,是首次在辉绿岩基岩及强风化带中发现了金刚石矿物,并在辉绿岩强风化带中圈定了2个强风化残积型金刚石工业矿体,在金刚石找矿理论上是一次较大的突破,同时也是安徽范围内首次发现了金刚石矿资源,填补了该省矿产资源储量表中金刚石矿的空白。
  延伸阅读:
  中国金刚石资源与产地
  中国发现或利用金刚石的时代,比宝石或黄金都迟得多。从地质角度开发金刚石,始于1952年。
  60年代在山东沂蒙山区第一次找到金刚石的原生矿,70年代在辽南找到规模较大、质量较优的金刚石原生矿,到80年代,我国探明金刚石的储量已到达世界第10位。年产量在20万克拉,钻石主要在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和湖南沅江流域,其中辽宁瓦房店是目前亚洲最大的金刚石矿山。
  中国于1965年先后在贵州和山东找到了金伯利岩和钻石原生矿床。1971年辽宁瓦房店找到钻石原生矿床。目前仍在开采的两个钻石原生矿床分布于辽宁瓦房店和鲁中蒙阴地区。钻石砂矿则见于湖南沅江流域、西藏、广西以及跨苏皖两省的郯庐断裂等地。
  目前我国钻石主要产地有三个:辽宁瓦房店,山东蒙阴—临沭,湖南沅水流域,均为金伯利岩型,但湖南尚未找到原生矿,其中辽宁产出的钻石质量好,山东的个头较大。
  目前我国现存发现的最大钻石为常林钻石,重158.768克拉,长17.3毫米,颜色呈淡黄色,质地纯洁,透明如水,晶莹剔透。晶体形态为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的聚形,比重3.52。常林钻石是由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岌山镇常林村农民魏振芳于1977年12月21日在田间松散的沙土中翻地时发现的。,故而得名“常林钻石”,现藏银行国库中。常林钻石重157.786克拉,呈八面体,质地洁净、透明,淡黄色。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级别服务对比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蒙ICP备1900331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40200014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经营许可证:ICP证 蒙B2-201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