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报道 » 正文

我国超深井勘探开发再添重要装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10-06  浏览次数:307
核心提示:我国超深井勘探开发再添重要装备
  据中国石油报消息,8月底由工程材料研究院牵头,联合塔里木油田、渤海能克、宝鸡钛业等单位,自主设计开发的两种高韧性新型钛合金钻杆,分别在塔里木油田8296米和8579米两口超深井中,顺利完成了首次下井试验。
  钻杆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为我国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向深部迈进提供了重要的装备与技术支撑。
  该两种高韧性新型钛合金钻杆,强度高达120千磅/平方英寸(ksi),直径分别为88.9毫米、101.6毫米,填补了国内120ksi级钛合金钻杆研发、应用空白。
  深井、超深井钻井是油气工程技术中瓶颈最多、挑战最大的领域。长期以来,超深井钻完井管材以钢制材料为主,但钢制管柱存在悬重高、下入难、安全余量不足、腐蚀疲劳和应力腐蚀断裂频发等问题。为满足油气勘探开发向深地进军的要求,需要不断提升井筒管柱承载能力和服役寿命,降低开采成本,从而延长油气田的开发寿命。具有轻量化、耐腐蚀、高强度、抗疲劳、密度低、高柔性等特点的钛合金石油钻杆,从众多基础材料中脱颖而出。
  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和中国石油相关课题的支持下,工程材料研究院从2017年开始,对钛合金钻杆材料的强韧化机理、环境适应性设计、结构仿真优化、组织性能调控方法以及工程应用评价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布了《石油天然气工业·钛合金钻杆》国家标准,并通过持续优化,在国内率先设计开发出105ksi、120ksi两种强度级别的钛合金钻杆,为超深层复杂、苛刻工况钻采作业提供了重要技术储备。
  近年来,鲁克沁管理区大力推广应用二氧化碳组合技术助力稠油开发。截至目前,累计注入二氧化碳1.07万吨,增产原油1.55万吨,实现节能减排和产量提升双丰收。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级别服务对比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蒙ICP备1900331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40200014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经营许可证:ICP证 蒙B2-201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