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报道 » 正文

南海南部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良好生储盖组合和运聚条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3-21  浏览次数:171
核心提示:南海南部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良好生储盖组合和运聚条件
 《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近日刊发了“海域油气资源调查”工程下设“南海南部重点海域油气资源调查”项目近年来取得的重要地质调查成果。
  该项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承担。项目组以高精度2D地震资料为基础,对南海南部北康盆地碳酸盐台地和生物礁地震反射特征、结构、发育演化及控制因素展开了系统研究,分析了其油气成藏条件,并初步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
  一是建立碳酸盐岩台地地震识别标准。南海南部碳酸盐岩台地和生物礁多发育在隆起或者断块上,其边缘常发育断层。台地顶部多表现为两条平行和亚平行强反射轴,内部为杂乱、空白或亚平行弱反射轴,底部则多为一条光滑平行和亚平行弱反射轴。
  二是碳酸盐台地和生物礁呈现阶段性发育。碳酸盐台地自早中新世开始发育,中中新世广泛分布,而晚中新世开始衰退淹没;在地震剖面上可以划分为3个期次,界面多为一条强反射轴。
  三是碳酸盐岩台地的发育主要受到构造和沉积环境的控制。构造隆升和构造沉降引起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控制着台地的发育、繁盛和消亡,而且构造隆起和断裂的分布也控制碳酸盐台地的分布。控制台地发育的沉积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水体环境和气候因素。沉积环境影响着碳酸盐岩沉积的类型、数量以及碳酸盐岩生长速率,从而控制着台地结构。
  四是南海南部碳酸盐岩发育多种类型的储集空间,可以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裂缝。中-晚中新世时期,由于几期冰川事件导致海平面下降,造成碳酸盐台地短期暴露,并受到大气淡水淋浴作用,从而形成次生溶孔溶洞。晚中新世时期,南海乃至全球曾发生大规模的海退事件,导致大量生物礁遭受暴露侵蚀形成生物礁白云岩储层。
  五是南海南部发育三种碳酸盐岩储层,即礁滩储层、不整合岩溶储层以及白云岩储层。该区域礁滩储层普遍存在,生物礁-滩组合多发育于古地貌高及水深较浅的碳酸盐台地上。不整合岩溶伴随不整合面或者风化壳形成而发育,多为斑点-斑块状溶洞。通过对邻区曾母盆地南康台地的岩石和薄片资料的分析,推测北康盆地也可能存在白云岩储层。灰岩通过重结晶作用形成白云岩,产生大量的晶间孔隙,并受到溶蚀作用形成大量的溶蚀孔隙。
  六是南海南部碳酸盐岩油气藏具有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和运聚条件。烃源岩共发育三套,分别是始新统湖相泥岩、渐新统海陆过渡相含煤岩系、下中新统海相泥岩。盆地内断层较发育,且很多断层截至中中新世碳酸盐台地和生物礁,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坳陷区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断裂运移并聚集在构造高部位处碳酸盐岩地层圈闭,发育良好的“下生上储”成藏组合。同时,晚中新世后,南海构造活动减缓,构造作用对南沙海域的改造不太强烈,油气藏能够得到良好的保存。
  (供稿:《中国地质调查成果快讯》编辑部)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级别服务对比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蒙ICP备1900331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40200014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经营许可证:ICP证 蒙B2-201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