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锂辉石矿以花岗伟晶岩型为主,核心分布于川西高原的甘孜州、阿坝州,是国内硬岩锂资源开发的战略核心区,具备三大核心特征:
(1)阿坝州:成熟开发片区,拥有4个项目(含2个探转采),已核准产能154万t/a,氧化锂资源量约52.3万t,分布于马尔康市、金川县。


(2)甘孜州:资源富集核心区,拥有9个项目,总产能979.5万t/a,氧化锂资源量约386.2万t,集中于雅江县、康定市、道孚县;


锂电产业链龙头(宁德时代、天齐锂业)、专业锂企(盛新锂能、融捷股份)及地方国资(四川自然资源集团)为开发主力,通过控股/参股整合资源,推动规模化、集约化开发。
已获采矿权项目总设计产能1198.5万t/a,氧化锂资源总量438.5万t;探转采项目(麦基坦、加达)投产后,将新增1400万t/a产能,规划总规模将突破2600万t/a。折合LCE产量45万t/a,约占全国的40%(2024年LCE产量106.5万吨),成为全球重要锂原料供应基地。

开发主体:四川自然资源集团(天府锂业全资运营);
矿权状态:2024年12月以24.62亿元竞得探矿权,探转采中(需过生态红线评估);
核心指标:氧化锂资源量88.55万t(品位1.5%),规划产能900万t/a(露天开采)
定位:建成后将成全球顶级锂辉石矿山。
开发主体:大中新能源(大中矿业全资子公司);
矿权状态:2023年10月以42.06亿元竞得探矿权,探转采中;
核心指标:首采区备案氧化锂60.09万t(品位1.38%),预计产能500万t/a;
进展:折合碳酸锂当量148.42万t,待采矿证获批。
——成熟项目支撑,增储扩产并行
(1)在产项目稳产:业隆沟(40.5万t/a)、李家沟(105万t/a)为核心,年产锂精矿超25万t,李家沟精矿直供能投鼎盛;
(2)基建优势显著:交通、电网配套完善,物流成本低,环评“先发优势”明显;
(3)未来增量明确:党坝矿(100万t/a)获核准、马尔康市加达锂矿(500万t/a)探转采推进,保障长期产能接续。
——储量巨大,开发刚启,挑战严峻
(1)开发“元年”启动:2025年木绒矿(300万t/a)获证、德扯弄巴(150万t/a)基建推进,百万吨级项目集群成型;
(2)资源禀赋顶尖:集中木绒、甲基卡等世界级矿山,氧化锂资源量占全省88%;
(3)核心挑战:
自然条件:高海拔(有效施工期短)、地形复杂;
基建瓶颈:需新建输电网络、盘山公路,成本高;
环保压力:生态敏感区(长江上游屏障),环评审批严,尾矿库/生态修复成本高;
周期长:项目建设周期普遍3~5年以上。

开发主体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战略意图聚焦“资源掌控+产业链协同”:

(1)产能爆发增长:2025-2030年甘孜州项目陆续投产,全省锂矿产能有望突破2000万t/a,成全球最大硬岩锂产地;
(2)产业链升级:带动本地锂盐加工、电池材料产业发展,从“原料基地”升级为“锂电产业高地”;
(3)技术绿色化:尾砂充填、废水循环、智能采矿技术普及,推动绿色矿业发展。
(1)环保约束:生态红线、自然保护区政策可能延缓项目审批;
(2)基建滞后:甘孜州电网、交通建设进度影响产能释放;
(3)社区协调:民族地区利益共享机制需完善,保障项目稳定运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