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报道 » 正文

世界级铜矿山的绿色情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7-11  浏览次数:133
核心提示:世界级铜矿山的绿色情怀
 雄踞赣东北鄱湖之滨、怀玉山旁,德兴铜矿以中国铜行业领航者的英姿享誉全球:亚洲第一大露天铜矿山;年产铜精矿含铜近16万吨,约占全国矿产铜的1/10,居全国之首;关键技经指标国内领先,部分指标世界一流……60余载披荆斩棘、励精图治,德兴铜矿为江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了不朽功勋。

根植于广袤的绿色大地,德铜因铜业报国初心而诞生,一代代建设者们薪火相传,从未忘记矿山何以安身立命,从未忘记资源馈赠从何而来,从未忘记感恩奋进,对大地母亲“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从未停止过用双手把绿色梦想化为发展现实。

今日之德铜,敢与世界一流铜矿山试比高;今日之德铜,蓝天、碧水、青山,人与自然相映成趣;今日之德铜,是生于斯长于斯,让人魂牵梦绕的情怀所在。

锐意创新破局

树立环保治理标杆

“到矿山公园去看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德铜来访者把杨桃坞复垦基地作为首选的“打卡地”。

曾几何时,像杨桃坞这般裸露的废弃地,是业界一直久攻不下的技术难题。如今,却拥有令人神往的魅力。

这一切源于德铜对生态建设的历史新定位。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德铜就加强与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围绕矿区园林化、景观化和可持续化开展技术研发与攻关,先后掌握“纯尾砂无土植被恢复”、“高陡岩质边坡复垦”等多项生态复垦技术。

目前,德铜拥有行业最先进的“原位基质改良+直接植被技术”以及德铜独一份的“底泥生态复垦技术”。

德铜的杨桃坞,水龙山、黄牛前边坡等矿区可复垦的废弃地实现复绿。曾经的废弃地也有了新的模样:茶花、樱花、格桑花、杜鹃花以及各类植被丛生,四季常青,尤其暮春时节,各式各样的花开满山头,姹紫嫣红,犹如花园,与“国家级绿色矿山”的金色荣誉交相辉映。

把握未来的最佳方式,就是创造未来。

德铜着力下好创新引领这步“先手棋”,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深化环保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向着环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迈进。

规划先行,强化投入。德铜“十三五”时期投入环保费用3.92亿元,建成并投入使用HDS、百泰两套废水处理系统及相配套的环保设施。江西省重点工程、亚洲最大尾矿库——5号尾矿库建成并投入生产。

节能降耗,系统推进。德铜引进2.25万吨/日半自磨系统、2000万吨/年废石胶带运输系统等一大批大型高效节能生产设备,开展680m?超大型浮选机工业试验成果优化和推广、立磨机应用、HNS水处理系统优化完善等重点攻坚,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应用生产,实现采选技经指标稳步提升,吨矿能源综合单耗逐年下降。

科技支撑,增强底气。利用电石渣取代石灰处理酸性废水,实现废物再利用;实施“酸碱大中和”、循环水复用等,使废水变“新水”,工业回水复用率达到90%以上;采取硫精矿溢流水分质处理和循环利用、硝酸清洗工艺全面淘汰、工业水生物制剂协同氧化处理工艺优化等,实现环保工艺上新水平。

精进管理,不懈攻坚。德铜把落实环保工作责任制进行充分的细化、量化和指标化,在公司内首创环保月度作业计划,以日保月、以月保年,让常态化的环保管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稳健;推行环保信息化管理,不断完善发挥隐患排查整治、资源共享、分析预警等功能,实现线上线下协同并进。

当前,一项开创性环保管理模式——环保管理评价体系即将实施,将从根本上解决环保管理方法界定难、标准评价难、结果运用难等长期性综合性难题,打开环保管理质量效益提升的“新窗口”。

重新定义资源

塑造产业链价值典范

如何在发挥资源价值的同时,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这是横亘所有资源型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强化治理的基础上,最大化利用好资源,本身就可以极大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德铜聚焦主航道主战场,以勇于变革的精神,把目光投向产业链价值延伸和品质提升上,实现环境保护与发展转型同向而行。

在德铜2020年生产计划上赫然显示:低品位矿石利用任务1600万吨,这几乎是2016年低品位矿石利用任务量的3倍。

而这只是德铜大力推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一个缩影,从资源的开采规划到生产的执行落实,低品位矿石利用始终摆在突出位置。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德铜就开始对含铜品位2.5%-3%的低品位矿石进行研究利用,可多利用矿石1.65亿吨,平均剥采比可降低0.48个百分点,至矿山开采结束可多回收铜金属51万吨,相当于多开采一座中型矿山,在产生极为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有效延长矿山服务年限。

剑指资源,精耕细作60余年,德铜构建起令其他铜矿山刮目相看的完善产业链,形成选钼产业、硫化工产业、尾矿回收铜产业、硫化提铜产业等一系列产业集群,让资源为我所用、发挥极致价值,让资源综合利用“放大效应”得到充分彰显。

近5年来,德铜实现从废石中回收阴极铜,从废水中提取硫化铜;实施钼铼等稀贵金属的回收与延伸加工;实施余热发电近5亿度;实施低品位资源综合利用,仅0.3%以下矿石利用一项,就累计多回收铜金属14万吨,相当于一座中型铜矿的储量……

德铜参与合作研发的《有色金属共伴生硫铁矿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一举攻克从硫铁矿中回收铁资源这一困扰世界百年的技术难题,为我国增加5%至8%的铁资源储量,为行业带来超过1.2万亿元的潜在价值。项目成果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德兴铜矿由于多年来绿色发展取得的突出贡献和行业示范引领作用,荣获全国首届“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奖”。

涵养绿色情怀

构建高质量生态系统

每次看到这条清水潺潺、鱼游浅底的矿山母亲河——大坞河,德铜环保部部长占幼鸿都会想起自己的师傅熊报国。

1969年到矿山工作的熊报国,亲眼见证了水龙山上的第一次大爆破,曾经与战友们用肩扛手抬喊号子的方式,发出了矿山大规模建设的先声。

“青山赠我以宝藏,我要还她以秀丽!”

八十年代初,走上环保岗位上的熊报国,和同事们一起治理“老窿洞”、设计清污分流、研究复垦植物……“决不负此绿水青山”的执念异常笃定。

徒弟占幼鸿,更没有让熊报国失望。近年来,他抓住“水”这个影响“绿色”的关键点,推动了一系列“治水”工程:修建拦砂坝,增设引水巷道、排水工程,建设生活废水、工业水处理站……如今的德铜,矿区库坝、泵站分布,沟渠、管道纵横,十四公里的大坞河清水长流,两岸树木成荫,“水患”无虞,鱼和虾又回来了。

从师傅到徒弟的传承,不仅是技艺,更是情怀。

“强管理、降成本、促发展”的奋进号角已吹响,各条战线的矿山建设者们同心合力,奏响了德铜生态保护的“交响乐”。

“让每个党员都成为矿山绿色前行的‘助推器’,影响员工将环保理念入脑入心如行”,德铜精尾厂工业水处理工段党支部书记董向阳坚信,“党建红、生态绿,党建引领是绿色发展的坚强保证。”

“红色引擎”正为矿山绿色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该工段年废水处理量超过3000万吨,所在党支部创造性采取双联共建模式,构筑起“大环保”格局。工段党支部分别与上游工序的4个党支部,以及厂内5个兄弟党支部间开展多维度内联和外联活动,在曾经往来甚少但又紧密相连的工序间架起“通心”桥梁。

通过互学互访、深度交谈和项目治理等形式,共同解决环横在各工序间的制约因素,在打破工序壁垒、打通流程的同时,重新构建出互通、互信、互助、互赢的上下“一盘棋”环保工作格局。

同时,他们还开展“三优党小组”创评,搭建“党员示范岗”……围绕水质达标排放这个重点,运用多维度的党建平台和载体进行同频共振,成为解决热点问题、促进绿色发展的“金钥匙”。这种先进模式在矿山其他不少单位已经得到成功推广。

绿色情怀也正向下一代不断浸染。这是比其他事物更持久更深沉的精髓所在。

“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用更先进的技术,把矿山建设得更加美丽。”德铜每年开展“小手拉大手·绿色环保行”活动,小学生们见证着叔叔阿姨们“污水变清水”的“神奇魔法”后,绿色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

 

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德铜干部员工将始终将之铭记心头,作为不懈追求,创造绿色新价值、新未来。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级别服务对比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蒙ICP备1900331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40200014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经营许可证:ICP证 蒙B2-201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