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快讯 » 正文

山东黄金“双百吨”背后的故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14  浏览次数:464
核心提示:山东黄金“双百吨”背后的故事
 

老中青三代齐写“初心”

山东黄金“双百吨”背后的故事

来源:中国黄金网     作者:万玮

2017/12/0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人才对一个企业来讲,更是战略资源。2017年10月23日,焦家金矿累计产金突破百吨;2017年11月16日,玲珑金矿累计产金突破百吨。至此,山东黄金所属的两个金矿双双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百吨”矿山。是什么支撑起产金百吨的丰碑?从焦家金矿和玲珑金矿两家矿山老中青三代人身上,我们看到了山东黄金艰苦奋斗的过去、努力奋进的现在和冉冉升起的未来。

  “一百吨黄金的背后,蕴藏了太多鲜活的事例、故事和人物,它们支撑了两个矿山以前的生产与发展,更激励着两个矿山和集团今后的发展与进步。”山东黄金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玉民说。

 

矿工升井后交回定位卡。

 

老骥伏枥篇

  玲珑金矿常务副总经理 侯学武:

  “红色基因”让我永不服输

  有着“山金柱石”之称的侯学武可谓“老玲珑”了。作为生产矿长,他亲眼见证了玲珑金矿黄金年产量从2006年的5.3万两增长到现在的13.3万两。“一年一大步、十年大跨越”,在侯学武看来,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因为“红色基因”在玲珑独树一帜,玲珑人有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

  记得侯学武曾组织了玲珑金矿历史上第一次高强度采矿大会战。在那段非常的日子里,他天天靠在现场,吃住在井下,指挥三班循环作业,令大会战不到两个月就全线告捷。时至今日,高强度的生产大会战仍是玲珑金矿克服困难的不二法宝。

  虽然已经临近退休,但侯学武仍奋战在第一线。他说,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能够看到矿山从小到大的变化很幸福。他希望能够以“累计产金百吨”为新起点,传承玲珑红色基因,发扬“精诚团结,敢于担当,不畏艰难,永争一流”的玲珑精神,为打造百年玲珑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焦家金矿土建副主任工程师 姜永星:

  我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姜永星是一名退伍老兵,今年59岁,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了。入矿36年的姜永星,说起焦家金矿的基建项目如数家珍。从焦家金矿建起的第一栋家属楼、宿舍楼、办公楼,再到矿山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各类生产配套工程、厂房,每一座生产建筑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能够见证焦家金矿几十年的基建变化,看着一座座地表建筑拔地而起,姜永星的内心充满了愉悦和成就感。能为自己热爱的矿山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矿山见证我们付出的同时,我们也享受到了矿山发展的成果。我们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姜永星说。

  如今,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的姜永星仍旧奔跑在几个基建项目的现场。很多人不理解,问他干嘛要这么拼?姜永星幽默地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是一名老兵,虽然头发白了,但心还是红的。如果矿山需要,我随时准备冲锋陷阵。”

 

中流砥柱篇

  玲珑金矿综合计划部经理 赵绪光:

  说在嘴上不如干在腿上

  1989年入矿的赵绪光谈起“玲珑精神”感触颇深。在他看来,玲珑精神是实打实干出来的。从产量的提升,到矿区面貌的改变,再到员工收入的提高,每一克黄金都是玲珑人用汗水换来的、用脚步丈量出来的。

  在玲珑金矿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双脚日量万米巷,汗水浇铸百吨金”。因为玲珑金矿的矿体散、窄、薄、小,井下巷道只能靠走。玲珑的干部职工平均每人每天要在井下徒步10多公里。说在嘴上不如干在腿上,这是独有的“玲珑模式”的传承。同时也说明了玲珑金矿产金百吨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工作不能等靠要,而是要积极作为。”作为矿山中坚力量的赵绪光这样说,“在玲珑金矿,每个人都可以有一番作为,关键看你是否愿意为之。”他认为,对于玲珑这座“老”矿来说,前方征途虽坎坷,但上下齐心,会越走越光明。而贯穿于始终的,则是不忘初心。

 

  焦家金矿采掘车间党支部书记 李英龙:

  以“百吨”为起点踏上新征程

  1997年入矿的李英龙,先后在焦家金矿金兴公司、提升车间、运修车间、采掘车间工作过。回想2001年因工作需要来到当时的提升车间,李英龙感慨万千。他说:“那时焦家矿区的日提升能力只有2000吨左右,提升系统运行还处于手动操作状态。后逢山东黄金集团开创崭新发展局面的契机,提升量一举跃升到4600吨,并且整个系统实现了全自动运行,效益、效率、安全等各方面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特别要说的是新选矿厂、新竖井的建成达产,这都是焦家金矿发展里程碑上的标志事件。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矿三区集中提运、集中选冶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开创了焦家金矿强势发展的新纪元,从而实现了累计产金百吨的目标。”

  在这个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智能化矿山呼之欲出的新时代,井下作业环境正发生着脱胎换骨的转变。铲运机、电机车的广泛应用,带来了高效作业,先进的科学技术正如火如荼推动安全矿山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我们应该看到,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创新能力还不强。”李英龙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山东黄金集团‘十三五’规划,在不忘初心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用打造国际一流矿山的气魄和眼界,为实现集团‘争做国际一流、勇闯世界前十’的战略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才成长篇

  玲珑金矿九曲分矿副主任 刘苏:

  舞台已在眼前 就看如何发挥

  看着眼前外表清秀、略带学生气的刘苏,让谁都不能把他同一名车间副主任画上等号。2013年才来到玲珑金矿的他,是名副其实的“90后”。

  2013年8月,刘苏来到玲珑金矿在九曲分矿-800当出矿工;2014年3月任九曲分矿运营部采矿技术员;2015年底任九曲分矿一车间工段长;2016年初挂职副主任。刘苏的迅速成长得益于玲珑金矿“以师带徒”“挂职锻炼”的人才培养模式,当然也离不开他自己勤奋好学、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为解决老矿山人才匮乏的现状,为后续发展储足干部队伍,玲珑金矿矿长王成龙提出“给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人才培养理念,全面打通管理、技术、技能人员多序列发展通道。在引进大学生毕业生的同时,玲珑金矿特别注重“传帮带”。该矿48名中高级管理和技术人员带了96名徒弟,身为矿长的王成龙本人也带了4个徒弟。一批年轻有活力的高学历人才,为玲珑金矿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谈到将来,刘苏充满信心:“舞台已在眼前,就看如何去发挥了。未来,我们会将精诚团结、敢于担当、不畏艰难、勇争一流的玲珑精神薪火相传,用更短的时间完成下一个百吨目标。”

 

  焦家金矿望儿山分矿技术员 初晓峰:

  与矿山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2011年毕业于山东建筑大学的初晓峰说,他初到焦家金矿就被深深吸引了。“整洁优美的矿区环境,大型先进的矿山设备,打破了我脑海中传统矿山的形象。”初晓峰说,“入矿后,我先后在运修车间、选矿车间学习,后来到望儿山分矿,转正定岗。现在,我已经是一名无轨机械技术员了。”

  初晓峰到望儿山分矿的时候,恰好赶上分矿大规模引进大型无轨设备,矿区机械化采矿系统逐渐形成。作为新入矿的大学毕业生,能够真正参与无轨管理系统并得到重用,他觉得很幸运。“我们组建了维修班组,提高维修班专业水平,规范操作工专业维保、操作水平,现在我们的无轨管理系统日趋完善。”谈到专业,初晓峰一脸的自豪地说,“近两三年来,我们无轨团队已经完成了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十余项集团级以上技术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成果的推广,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更加高效、更加规范的无轨设备管理和应用的道路。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我与矿山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作为当前矿山最年轻的一代,初晓峰说,能够亲历焦家金矿“累计产金过百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他很是骄傲和自豪。他说矿山的发展也有他的一份责任,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为焦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记

  老中青三代员工虽然生于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生活、工作背景,但是他们都怀揣着同样的初心,都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三种力量互相交织融合,取长补短,最终凝聚成了一股破难攻坚的合力。而正是这股强大的合力,支撑起了山东黄金“双百吨金矿”的厚积薄发。产金百吨,前无止境。面对新目标,踏上新征程,山东黄金将以“十三五”战略目标为引领,瞄准打造“国际一流示范矿山”目标,攻坚克难、奋勇当先,吹响“争做国际一流,勇闯世界前十”的冲锋号。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级别服务对比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蒙ICP备1900331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40200014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经营许可证:ICP证 蒙B2-201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