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报道 » 正文

西芒杜铁矿石2800万t/a中国港口深加工新模式,开启全球铁矿供应链新篇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9-23  浏览次数:119
核心提示:西芒杜铁矿石2800万t/a中国港口深加工新模式,开启全球铁矿供应链新篇章
 0
1
项目背景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被誉为全球最后一座待开发的巨型高品位铁矿,其探明资源量超过20亿吨,平均品位达66%-67%,且杂质(SiO₂、Al₂O₃、P)含量极低,是国际钢铁行业竞相争夺的战略资源。对于钢铁产量占全球半壁江山、但铁矿石进口依存度80%以上的中国而言,成功开发并稳定获取西芒杜铁矿,对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优化原料供给结构、打破传统国际矿业巨头的供应垄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然而,西芒杜铁矿的开发面临巨大的天然和基础设施挑战:

  1. 基础设施极度匮乏:几内亚当地港口、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支撑大规模矿石的破碎和发运需求。

  2. 长距离海运损耗:矿石从西非几内亚运至东亚中国,海运航程超过45天。未经破碎的原矿在运输途中因风化、颠簸易产生粉末损耗,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带来船舶航行安全和环境污染风险。

  3. 非洲端运营效率与成本:在本地进行全套破碎加工,面临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运营维护困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矛盾,西芒杜铁矿投资方创新性地提出了BOOM模式(Build-Own-Operate-Manage),即由承包商投资建设并运营破碎设施,西芒杜铁矿投资方支付加工费。其核心决策是:将高附加值的三级破碎环节从几内亚转移至中国港口完成。这一决策催生了在中国沿海主要港口建设西芒杜铁矿专业化加工中心的新业态,大连港、日照港等项目应运而生。

目前已经落地:中铝日照(1500万吨/年)、宝武日照(1000万吨/年)、大连港(300万吨/年)三大项目,形成“非洲粗加工、中国精加工”模式。

 

02
三大港口加工项目简介及动因分析
(一)三大项目链接
项目名称 投资与规模 核心工艺与产品

大连港破碎项目

9462万元

300万吨/年

预先筛分→中碎→筛分→细碎→成品

中铝日照破碎项目

10.05亿元

1500万吨/年

预先筛分→中碎→筛分→细碎→成品

宝武资源日照项目

1.39亿元

总规模1000万吨/年,首期300万吨/年

破碎+混配矿:利用AI算法进行精准配比混矿

三个项目虽同处一链,但定位不同。大连项目是港口功能升级型,中铝项目是国家战略保障型,宝武项目是下游用户定制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西芒杜铁矿港口加工体系。

(二)模式核心:重构全球铁矿石供应链

传统的铁矿石供应链为"矿山破碎(粗、中、细)→港口装船→海运→目的港卸货→直接送达钢厂"。西芒杜模式将其重构为:矿山粗破碎(125mm以下)→装船海运→中国港口卸货→港口中细碎/筛分/混配加工→成品直达钢厂。这一重构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1. 降本增效:将最复杂、能耗最高的破碎环节置于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链成熟、劳动力高效的中国,大幅降低了非洲端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运营成本,提升了整体供应链效率。

  2. 减损保值:运输粗颗粒矿石极大减少了海运途中的粉化率,保证了到岸矿石的量和质,降低了货损和贸易纠纷。

  3. 贴近市场:将最终加工环节置于最大消费市场门口,能够根据中国数以百计的钢厂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精细化、定制化的产品(如特定粒度、不同矿种的混配矿),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03
西芒杜铁矿项目最新进展
北部区块(1&2号矿区)
  • 主导方:赢联盟(WCS),中国宝武为大股东(持股49%,运营期将增持至51%)

  • 资源量:超18亿吨,平均品位65.5%

南部区块(3&4号矿区)
  • 主导方:Simfer公司(力拓持股53%,中铝铁矿控股47%)

  • 资源量:约28亿吨,平均品位65.5%


2025-2026年产量规划

(1)北部区块(赢联盟主导)9月启动首批开采,首阶段产能4000吨/小时,11月拟从马瑞巴亚港发运首船,全年预计200-300万吨;

(2)南部区块(Simfer主导)铁路、港口基建推进,首船发运提前至11月,全年约50-100万吨。

(3)2026年产量目标1.2亿吨(南北区块各6000万吨),2028年达9000万吨,远期年产能规划1.2亿吨,可能扩展至1.5亿吨。

04
对产业链各方影响分析

 

(一)对矿山企业(力拓、赢联盟等):
  • 采用BOOM模式实现轻资产运营,降低了前期资本支出和项目风险;确保了产品以更高效率、更优质量抵达核心市场;通过加工费模式锁定了成本

(二)对中国港口企业(大连港、日照港等):
  • 从传统的"通道"转变为"价值链组织者",业务模式从装卸收费升级为加工服务收费,单位货值收益显著提升。尤其是日照港,通过绑定中铝和宝武两大巨头,其作为东北亚铁矿石分销、加工、贸易中心的地位将无可撼动。

(三)对中国钢铁企业(以宝武为代表):
  • 保障资源安全:通过深度参与甚至主导港口加工环节,增强了对全球顶级矿石资源的掌控力和话语权,是对冲国际矿价波动、打破"四大矿商"垄断的有效途径。

  • 降本增效:直接获得稳定供应的高品位原料,并通过精细化混配降低高炉焦比、提高产率,实现生产端的巨大经济效益。宝武项目的"AI配矿"是智能制造在前端原料端的典型应用。

  • 绿色低碳:高品位矿意味着更少的熔剂消耗和碳排放;精准混配也有助于优化高炉运行,间接助力钢铁行业实现"双碳"目标。

(四)对国家战略:
  • 提升中国在全球铁矿石产业链中的议价权和地位,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组织者;优化国家矿产资源供应体系,增强供应链韧性;带动高端装备、工业软件和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后记

西芒杜项目在中国港口的落地,标志着中国在全球铁矿石产业链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我们从庞大的"消费腹地",正在成长为具有强大组织能力和创新活力的"价值创造中心"。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为西芒杜铁矿的开发铺平道路,更为中国如何利用市场优势整合全球资源,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范式。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级别服务对比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蒙ICP备1900331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40200014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经营许可证:ICP证 蒙B2-2019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