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技术 » 正文

“安徽造”煤矿井下机器人将可取代人类进行井下搜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24  浏览次数:431
核心提示:“安徽造”煤矿井下机器人将可取代人类进行井下搜救
 5月8日,由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主办的全省煤矿井下机器人产需对接会在肥召开。本次对接会以“供需交融、共同发展”为主题,围绕煤矿井下机器人在省内煤矿行业的应用推广,创新对接模式,旨在为安徽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相互交流、对接合作搭建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安徽省智能制造水平。
  煤矿井下机器人不仅可以检测矿井下多种有害气体、还可对温度、气压、湿度、风速、粉尘等多项环境参数同时监测。
  据悉,当前安徽省共有煤矿48处,主要集中在“两淮”地区,生产规模达到1.5亿吨,安全生产的压力较大。
  因此,在煤矿行业推广应用机器人在安徽省有着较为迫切的需求,尤其是在危险作业环境以及人工效率较低的场合。
  本次会议重点推出了皖企制造的“玄离”无人驾驶机器人。该机器人搭载了雷达、激光、红外技术,有较强的通过性、非轨道、非遥控,能够自己构建地图、自主选择路径,可在北斗和GPS双系统下工作并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完全无人驾驶,满足地下、野外、室内高难度巡检、消防、喷浆和搜救任务需求。
  据悉,安徽在机器人研发、产业化和集成应用方面已具有一定基础,初步形成了机器人关键部件、本体集成制造和应用、专业化服务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近五年平均增速超50%,位居全国第二位,是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
  2018年为加快推进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发展,省政府出台了《安徽省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7年)》和《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通过各种方式对生产机器人和应用机器人的企业给予支持。针对应用条件成熟的行业,将持续举办形式多样的对接活动,推动应用、推动发展。
 
 
[ 行业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会员级别服务对比表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蒙ICP备19003313号-1
蒙公网安备 1507840200014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信息经营许可证:ICP证 蒙B2-20190093